首页

女王视频导航

时间:2025-05-29 22:09:22 作者:当外籍友人遇见青城:开启一场穿越文物与奶香的文明对话 浏览量:34129

  中新网呼和浩特5月29日电 (记者 陈峰)5月29日,由呼和浩特市外事办主办的“你好·呼和浩特——感知青城文明互鉴”外籍人士参访活动举办。来自蒙古国、加纳、贝宁、乌克兰等5国的20余名外籍专家、教师及留学生在呼和浩特市开启了一场文明探索之旅,沉浸式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

图为“你好·呼和浩特——感知青城文明互鉴”外籍人士参访活动现场。中新网记者 陈峰摄

  参访团首站走进呼和浩特博物馆的《钟表联展》及《陶瓷珍品展》,感受中外文化工艺精粹。在钟表展中,重点观赏了来自故宫与承德避暑山庄的66件中西合璧钟表珍品。这些展品不仅涵盖18到19世纪中西方顶尖工艺,更展现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交融。

图为外籍人士参观《钟表联展》。中新网记者 陈峰摄

  乌克兰留学生安吉丽娜举着手机在钟表展厅穿梭拍照,兴奋地感叹:"这仿佛是《胡桃夹子》的童话世界,这种场景令人着迷!"来自蒙古国的马纳拉苏荣则对一款能同时显示阴历和阳历的古钟表着了迷:"太神奇了,它不仅能看时间,还能显示月亮的阴晴圆缺,古人的智慧超出想象。"

  在呼和浩特雕塑艺术馆,中外雕塑作品的创意碰撞让参访者频频驻足。而"青城一号奶站"的品鉴环节则征服了大家的味蕾,让加纳留学生帕扎米拉不禁感叹,"这里的食物美,人更美。

  据了解,“你好·呼和浩特”外籍人士参访活动是呼和浩特市自2023年起重点培育的外宣品牌,累计吸引蒙古国、俄罗斯、美国、加纳等32国百余名外籍友人参与。从标杆企业到历史地标,从非遗手作到生态治理成果,五宜城市的魅力正在被世界看见。

图为外籍友人驻足观看雕塑作品并拍照留念。中新网记者 陈峰摄

  在呼和浩特市生活了6年的马纳拉苏荣细数变迁:"青城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初来的时候还没有地铁,现在高架桥联通着城市,让交通非常便利。"

  来自贝宁的留学生诺琳则用中文认真说道:"在这里我学会了最难的中文,爱上了草原和美味的包子,明年毕业后我想留在这儿。"(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新春走基层)高速路上的“浙”里守护:“暖流”涌动护航平安回家路

中国网延安讯 (记者 郑伟)初秋时节南泥湾,瓜果飘香满田园。8月13日,在南泥湾大生产纪念广场,一场简朴而热烈的发车仪式在这里举行,历时15天的“砥砺奋进七十载 奋楫扬帆新征程——从南泥湾到兵团”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就此拉开帷幕。

洋弟子在中国|“Z世代”泰国女孩长春学中医:针灸拔罐样样精通

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图尔马莱山口凭窗远眺,共论和而不同的文明相处之道;同阿拉伯国家对话,提议把中阿关系建设成不同文明和谐共生的典范;同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会谈,强调秉持历史悠久的丝路精神,推动双边关系进入发展新阶段……今年以来,在中国元首外交的第一现场,文明交流之光始终闪耀。

中国留学生亲历莫斯科恐袭:枪声持续约10分钟,同伴中弹遇难

变废为宝为效益,资金和技术从哪里来?如何调动各方资源形成合力?会昌县通过创新投入渠道,实现施工方、技术院校与会昌县政校企三方合作,根据县内115个废弃矿山不同的土地利用现状、开发潜力、土壤环境质量和水资源平衡等情况,实施“一矿一策”分类修复策略,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耕则耕、宜建则建。自项目实施以来,累计施工面积2454.14亩,其中水田392.68亩、旱地310.65亩、林草地及其他用地1750.81亩,昔日废旧矿区变成绿色宜居的美丽乡村,切实提高了当地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也增加了村民收入,可谓是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赢”。

全力抢抓工期 我国四条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复工

据了解,湖北谋划推进建设沿江高铁、三峡水运新通道、花湖国际自由贸易航空港等重大项目,加快构建新时代“九州通衢”。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机场花湖机场目前已开通国内外货运航线62条,邮货吞吐量今年将突破120万吨,今年将建立覆盖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的航线网络。

宁夏将着力推进工业领域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我国的援助方针侧重于技术援助,引进中国新技术、新理念的同时,为布方培养更多农技人才,让他们掌握生产技术,才能形成良好的内生动力。”胡宇舟介绍。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